海洋法与中国东南海疆研究中心(XMU-COLCESS)2014年7月24日于厦门大学成立,是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旨在以中国东南海域为核心,广泛深入研究该海域所涉及的国际海洋法律与政策、人文历史以及环境与资源保护,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提供国际法及历史依据,为我国东南海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管理建言献策,最终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家智库,同时培养硕士、博士及以上层级的高端相关专业人才。涉及学科主要包括法学、史学和理学等。
2016年5月26日上午9点30分,公安海警学院船艇指挥系海上执法教研室讲师江家栋莅临我院,为我院师生作题为“海上执法体制改革”的讲座。江家栋老师同时是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兼职助理研究员。编著有《中外海洋法律与政策比较研究》,参与编写翻译《海上刑事案件证据研究》、《海洋法精要》等专著多部,在《中国海洋法学评论》、《公安海警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讲座中,江老师首先介绍了中国海上执法体制的发展历史及职能演变,将我国海上执法的五支队伍概况为“五龙闹海”,这五支队伍分别是公安部所属边防海警队伍、国家海洋局所属海监队伍、交通部所属海事队伍、农业部所属渔政队伍、海关总署所属海上缉私队伍。其中谈到海警队伍与海关、公安边防、海洋局的分工问题时提出了四点问题:
1、执法的区域:海关的“珠三角”、公安边防的3海里。
2、执法的权限:海上缉私队伍的刑事侦察权、立案权。不打破现有的海上缉私体制。
3、海警的刑事羁押、拘捕、立案、移送检察机关起诉权问题。
4、海洋局以中国海警局的名义执法的问题。
江老师还就其他问题,如我国海上执法体制改革情况、中国海警的初步定位、海上综合执法工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