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法与中国东南海疆研究中心(XMU-COLCESS)2014年7月24日于厦门大学成立,是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旨在以中国东南海域为核心,广泛深入研究该海域所涉及的国际海洋法律与政策、人文历史以及环境与资源保护,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提供国际法及历史依据,为我国东南海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管理建言献策,最终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家智库,同时培养硕士、博士及以上层级的高端相关专业人才。涉及学科主要包括法学、史学和理学等。
2016年12月19日,加拿大海洋网络首席科学家、维多利亚大学教授S. Kim Juniper及我院张克宁教授应中科院院士焦念志教授邀请,在翔安校区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66次系列午餐演讲会上,作了题为“深海采矿、深海生态系统及深海基因资源”、“国际海底区域采矿法律制度的发展:国际海底管理局22年回顾及展望”的演讲。演讲会由焦念志教授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我院100余名师生出席。
S. Kim Juniper教授首先介绍了深海采矿的现状及展示了最新的采矿设备;之后他着重介绍了深海采矿可能对深海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分为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两个部分阐述。他还特别强调了海底大型热液流及锰结核聚集区域中的深海基因资源分配问题,这也是当前海洋法最为热门的问题之一。
张克宁教授在国际海底管理局有着16年的工作经历,他先介绍了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基本组织架构,大会组成及表决机制。然后列举了管理局自成立以来的工作成果和未来的工作计划,并强调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是深海采矿法典的制定。他还以自己长期在国际海底管理局这一拥有167个成员国及区域组织的国际机构工作的亲身经历,介绍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多年来在国际海底管理局的积极作用。
其间,两位教授在焦念志院士主持下同与会师生做了积极的互动,同学们踊跃提问最终不得不被有限的时间打断,这无疑是一场精彩的国际海底区域相关知识的普及课程。焦念志院士还鼓励海洋地球学院及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师生与南海研究院师生今后进一步加强跨学科交流。
文:李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