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法与中国东南海疆研究中心(XMU-COLCESS)2014年7月24日于厦门大学成立,是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旨在以中国东南海域为核心,广泛深入研究该海域所涉及的国际海洋法律与政策、人文历史以及环境与资源保护,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提供国际法及历史依据,为我国东南海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管理建言献策,最终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家智库,同时培养硕士、博士及以上层级的高端相关专业人才。涉及学科主要包括法学、史学和理学等。
应会议方邀请,2017年11月25-26日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院长傅崐成教授、施余兵副教授、徐鹏助理教授出席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主办、海南大学法学院、海南省南海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海南大学国际司法与仲裁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五届南海法律高端论坛”。
来自外交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文物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社科院、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南大学等单位的7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会议分为四个议题:议题一“国际法视野下的南海新秩序”;议题二“国际仲裁效力问题研究”;议题三“‘一带一路’热点法律问题研究”;议题四“海洋生态保护与治理法律问题研究”。
傅崐成教授在会上作题为“南海冲突与合作:公约设计与现实”的报告,并在会中强调学界与政府机构要重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3条的重要性,赢得与会人士的认同与支持。
施余兵副教授在会上作题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南海各沿海国在国际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立法与执法上的合作路径研究”的报告,探讨南海各国在航运碳减排问题上的立法与执法合作具体方式的设想,获得与会人士的支持。
徐鹏助理教授在会上作题为“两岸南海环境保护合作——以海上救助打捞为视角”的报告,提出了两岸在海上救助打捞方面可能进行的具体合作方式,得到在场专家的肯定。
本次研讨会为期一天半,与会嘉宾就四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