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法与中国东南海疆研究中心(XMU-COLCESS)2014年7月24日于厦门大学成立,是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旨在以中国东南海域为核心,广泛深入研究该海域所涉及的国际海洋法律与政策、人文历史以及环境与资源保护,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提供国际法及历史依据,为我国东南海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管理建言献策,最终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家智库,同时培养硕士、博士及以上层级的高端相关专业人才。涉及学科主要包括法学、史学和理学等。
2018年10月17日,张小勇教授莅临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在南安楼213教室给大家带来了主题为“海洋遗传资源国际立法的几个问题”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傅崐成院长主持。
讲座伊始,为了更好地让同学们了解到海洋遗传资源的重要性,张小勇教授从遗传资源的概念出发,从应用和历史的角度,解释了什么是海洋遗传资源以及为什么要针对遗传资源进行国际立法的两个基础性问题。
张小勇教授的讲座主要从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遗传资源议题的提出、ABNJ海洋遗传资源的法律地位或适用的法律制度问题、ABNJ海洋遗传资源的原生境获取的规制问题、ABNJ海洋遗传资源的惠益分享问题和其他问题等五个方面展开。
首先,张小勇教授指出ABNJ发现的独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物种,对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具有极大吸引力,是最丰富的遗传资源来源。但是当前,仅有一小部分国家有能力对其进行有效地研究开发。
其次,张小勇教授从公海自由原则、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和海洋科学研究制度三个方面介绍了各方的主张,并进一步分析了公海自由原则和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局限性,以及从多个角度说明了海洋科学制度的可适用性。
再次,张小勇教授对海洋资源原生境获取的规制和惠益分享问题做了介绍。他强调,如何确定具体的付款比例,如何确保利用方能够付款,国际基金的建立问题,接收的款项如何利用是惠益分享问题中涉及的主要问题。
最后,张小勇教授对海洋遗传资源涉及的其他问题进行了深入地介绍,他认为知识产权问题和监测利用海洋遗传资源问题是各方关切的主要问题。
之后的问答环节中,与会学者、同学积极提问,针对海洋遗传资源国际立法的相关问题与张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张小勇教授都予以了耐心地解答和细致地讲解,现场气氛非常活跃,与会学者同学均表示受益匪浅,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
图/文 吕鑫楠